昨天一個人守著電視,看了一部電影,
不知道片名, played by cinemax,
這是一部架構上倒&插敘的電影,
劇情是說David Gall(凱文史貝西飾),一個哲學系的大學教授...
也是一個人權衞道主義者,在社會上身兼一定名望和地位的權威學者
同時和別人一樣, 四十有餘的他…扮演人夫..人父的角色,
妻子的父親是在西班牙馬德里大使館任職,
但一年內妻子往西班牙出發的次數卻累積3-4次, 但抵達的目的地卻是巴塞隆納
事實很明顯,…something wrong!
雖然如此,他只能沉默, …生活是真實的,
他有深愛的兒子….一個愛吃巧克力碎片和夜裏要擁抱雲狗狗的小男孩
David love his son deeply….I guess that’s why he stand the same as usual.
(note: the doll named cloudy dog, coz of the toy it has downy outlook)
故事繼續演, 課堂上一名叫柏琳的學生,因為成績不理想,
被David 理所當然failed掉,
但就一個即將被退學的學生而言, 柏琳本能性的掌握談判的籌碼,
She is willing to do anything to save her score back,
For sure, David 嚴正拒絕…
But, 事情就是這麼地不由自主, the party in the school.
失意..酒精,..誘惑,..淪陷, 有目的的找上David..
一個晚上destroy everything…includes his life.
所有的劇情震撼,曲折....地開始
發生的當日,原來柏琳已經被校方解除學籍,但是,
David 得承擔事情的後果,…可想見的,
一連串的,他失去妻子,失去兒子..失去房子..失去職務,
失去愛,失去尊重..失去所有他可能有或本來沒有的也更加劇烈地毀壞他的生活..
Completely 解-構,
我很融入角色的本身,幾乎同時感受David的崩潰和絶望..
後來呢? 用說的比較好詮釋..
所以我停下來…
好想跟你討論我看到的, 我想到的, 我延伸的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或階段,其感受與行為也會有很大差異,
我一直不能認知的應該就像你所觀察和提醒的,我只接受我想接收的訊息,
然而我並沒察覺我的忽略,在時間線上已經有物換星移的力量
人生中每一件事都是一個點,發生當時看不出原因。
但在路的盡頭,這些點都會連成一線。那時你才明白那些事件發生的意義。
我正在詮釋生命中痛苦,悲傷,挫折和快樂…..
喜歡-一點點喜歡-一點點愛-愛-好愛……….感情的狀態漸強版
人生會遇到的事情還有什麼?
我跟大部份的人都一樣,其實說不出自己想要什麼………………..
或許我知道,但我要的,要不到……或者說,不敢要…….
幸福是在自己給的..我能做什麼..
是誰用目的量測這趟旅行的目的?關於過程不是最重要的嗎?
好想出去走走….一個樹比人多的小鎮…
想一想